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等几年前,在内部资料中介绍过一遗传性多毛症家系.现增加讨论内容,特发表提供资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葛正龙  周鹤峰  邵敏 《中草药》2005,36(7):1062-1065
目的研究野生天麻总DNA对马铃薯的转化,分析马铃薯转化植株中野生天麻的药用成分天麻素。方法采用浸苗法将野生天麻总DNA导入马铃薯试管苗,通过紫外扫描法、PCR扩增筛选转化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分析,通过TLC法检测天麻素。结果(1)在200株转化的马铃薯中有21株的紫外扫描图谱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在220 nm有明显吸收峰。(2)5株经PCR扩增出野生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3)转基因马铃薯与正常马铃薯的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并且在转基因马铃薯中有一条与GAFP相同的条带。而正常马铃薯中无此条带。(4)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3株转基因马铃薯表达野生天麻的有效药用成分天麻素。结论采用浸苗法进行外源总DNA导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及其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D1与病理性瘢痕癌变的相关性。方法 (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MAPK、Cy-clinD1蛋白的表达。(3)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MAPK mRNA、CyclinD1 mRNA的表达。(4)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病理性瘢痕上皮中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结果 (1)免疫荧光双标记:K-ras、H-ras、N-ras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现较弱荧光,为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现较强荧光,为强阳性表达。(2)MAPK及其mRNA和CyclinD1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吸光度)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病理性瘢痕中未发现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结论 (1)Ras、MAPK、CyclinD1蛋白及其MAPK mR-NA、CyclinD1 mRNA不是瘢痕上皮癌变的早期信号。(2)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病理性瘢痕上皮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4.
天然牙缺失往往容易造成牙槽嵴骨吸收.下前牙区由于骨质较为致密,当发生复杂骨缺损时,仅采用传统的骨增量技术难以恢复骨缺损区形态,植骨效果难以保证.本文报告下前牙缺牙位点植入种植体同期联合应用预成型钛网及浓缩生长因子( 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进行牙槽嵴骨增量手术患者1例,通过观察植...  相似文献   
5.
桉叶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属桃金娘科,速生树种,生长适宜地广,资源丰富。桉树叶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现已从桉树叶中提取出黄酮类、酚、醛、酮、酸类等几十种物质,其中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从桉树叶中提取的桉叶油有芳香味、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促渗、杀虫驱蚊止痒及防腐作用,是很好的医药和香料原料,并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妆品中。桉叶油应用虽然广泛.但大都是以添加剂和辅佐剂的形式应用,其生物活性及医药价值的研究相对滞后,阻碍了其作为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陈阳  王曙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605-1606
目的对比测定川贝母及不同产地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川贝母中分离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并鉴定结构,然后采用HPLC-ELSD分析包括川贝母在内的不同产地贝母中两个二糖的含量。结果川贝母中蔗糖含量是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的4倍,伊犁贝母和平贝母两种药材中,两个二糖的含量较为接近,而在浙贝母和湖北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蔗糖的含量。结论不同产地贝母中的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含量比例具有各自的特征,川贝母的成分特征在于其高含量的蔗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iNOS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2、8 h组、葛根素小、大剂量(70、140 mg·kg-1)+肠缺血再灌注2 h和8 h组、连续ip给药7 d.于第7天给药后30 min麻醉大鼠,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后2、8 h观察大鼠小肠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肠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用RT-PCR半定量测定iNOS mRNA的含量.结果 大鼠应用葛根素和肠缺血再灌注2 h和8 h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可减轻肠黏膜的破坏;假手术组大鼠显示较低的黏膜iNOS活性、iNOS mRNA含量及血清NO水平,肠缺血再灌注后则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至再灌注8 h,模型对照组的iNOS活性、NO水平较假手术组分别增加了64%、75%(P<0.05);而葛根素小、大剂量组则使黏膜的iNOS活性下降46%、50%(P<0.05),血清NO水平下降24%、43%,缺血再灌注2 h,肠黏膜iNOS mRNA表达已明显诱导上调,与再灌注8 h比较无明显差异,葛根素大剂量可使肠黏膜的iNOS mRN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葛根素可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的iNOS活性和iNOS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葛根素保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郭瑞珍 《贵州医药》2008,32(12):1064-1067
目的 探讨EBV、HCV与贵州地区NHL的相关性.方法 ISH方法检测180例NHL中EB病毒编码的小核苷酸EBER 1/2,采用原位RT-PCR法检测58例NHL中HCVRNA.IHC方法检测EBV潜伏膜蛋白LMP-1.结果 EBV感染率为42.8%(77/180),感染率依次为TCL64.8%、NK/T46.2%、BCL9.5%,TCL、NK/T与BCL相比,P<0.005,面中线NHL感染率为72.4%,多形细胞性淋巴瘤感染率为70.1%.HCV感染率为18.97%(11/58),其中BCL占90.9%,消化道发生的BCL占63.6%,滤泡中心细胞来源淋巴瘤占54.5%.结论 EBV感染与本地区NHL关系密切,主要感染TCL和NK/T.HCV感染与本地区NHL有相关性,主要感染BCL.两种病毒感染均有部位限制性和类型倾向性.  相似文献   
9.
李光友  向涛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14-1415,1419
目的 了解珠海市女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为改善女大学生性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珠海市高校不同专业一、二年级女生2 22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理科和文科类女大学生在自慰(10.08%,11.21%)、认可同性恋(68.73%,60.34%)和被性骚扰方面(17.05%,17.24%)明显高于医学院校(4.17%,33.33%和8.33%)的女大学生(P值均<0.05);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对避孕知识的了解(8.33%)、希望有性经历(25.00%)方面高于理科(4.39%,14.99%)和文科类(6.03%,19.83%)女大学生(P值均<0.05).二年级女大学生在担心性功能(77.16%)、被性骚扰(29.74%)、有性生活经历(11.64%)、对大学生性行为接受程度(58.19%)以及避孕知识(9.05%)了解方面明显高于一年级(58.77%,14.68%,7.92%,35.82%,4.66%)女大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女大学性行为、性态度和性知识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帕金森病(PD)纹状体神经元损伤是否牵涉到氧化应激因素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结合行为学分析探讨褪黑素(MT)对纹状体不同神经元活性氧自由基(ROS)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4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OHDA组和6OHDA+MT处理组,实验借助行为学、组化、免疫组化技术对PD大鼠模型予以探察.结果 ①如同本实验室前期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致使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及肌张力改变,MT的使用明显改善其变化.②二氢乙锭(DHE)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作为氧化应激反应产物的ROS主要定位于纹状体投射神经元(NeuN+),同时可见一些单染色的ROS+以及NeuN+神经元.6OHDA组纹状体的ROS出现在NeuN+神经元的百分率(ROS-NeuN/ROS)以及NeuN+神经元呈现ROS+反应百分率(NeuN-ROS/NeuN)[分别为(80.34±1.75)%、(89.08±2.86)%]皆高于其对照组[分别为(68.67±2.57)%、(61.24±1.52)%](P<0.05),而使用MT明显遏制由6OHDA诱导升高的百分率[6OHDA+MT组分别为(71.78±3.19)%、(64.64±2.97)%](P<0.05)o③ROS-Parv双标记实验显示,作为纹状体主要类型的小清蛋白(Parv)中间神经元呈现ROS阳性反应,其百分率在60HDA组(91.62±8.63)%高于它的对照组(68.66±7.52)%(P<0.05),MT对6OHDA诱导升高的百分率显示抑制效应(71.83±1.45)%(P<0.05).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氧化应激因素可能牵涉到PD纹状体神经元损伤的病理过程,而MT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